坐标:山东 蒙山 | 时间:2018年5月

山涧水院—沂蒙·水舍


项目缘起

在山东省临沂市蒙山旅游度假风景区深处,背靠着绿林山脉,沿着长长的河道,线状地分布着一个个石头砌筑的坡屋顶民居,山泉溪流从山顶顺着巨大的蒙山石台蜿蜒而下,串联起了整个古老的村落——李家石屋。 

项目便坐落于其中的一段,是通往山林最深处的起始点,作为服务游客的餐饮区和住宿区。在项目正式开始的半年前,紧邻的另一个项目沂蒙·山舍建成没多久。它是这片区域的第一个民宿项目,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当时需求的有限,在民宿功能设施上还比较简单。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片特色的原始古村,逐渐加大了山舍的接待压力,便产生了山舍二期的项目诉求,作为山舍一期在功能上的补充和延续,提供居住、餐饮和会议的多重需求。

场地现状是一块高出路面近4m的台地,有一段坡地连接道路与台地顶端,这段坡地也是进入一期项目的次入口。靠近路边的区域是老村子里接待客人们搭起的木屋棚,人们常常在里面伴着脚下的溪水声闲谈,棚屋的后面则是一排老的石头房。人工痕迹和生长在其间的自然植被相互掩映,从旁经过,甚至察觉不出这片区域来。路边叠砌的石头挡土墙和满地的家禽,构成了项目最初的居住景象。


外与内:双重边界

我们探访过附近游玩的人群和在山舍住宿过的旅客们,他们都非常喜欢民宿对面的那片山林前景和山前叮咚流淌的石台河道。因此,这片景观也最大限度地留给了客房功能。然而由于台地下侧地质条件复杂,环境相对潮湿,同时也缺乏观景的视口条件,整个居住的功能区域便利用最初的台地区域,保留了场地原来前后两排的建筑布局,居住区域的入口则利用了原有场地上进入台地的坡道,使得沿河形成了一个观景的连续窗口和一个内向的景观庭院。

水舍的接待区域在邻侧山舍部分,因此不需要独立的接待功能,台地下侧便留给了餐饮区,作为独立对外的公共功能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业主又临时增加了停车库的需求,场地也尽可能地弱化了车库的入口形式,保留沿路一侧的完整性。

整个建筑在不大的体量中,形成了不同的场所边界,一个外向的公共区域和一个内向的私密区域。这个边界也从外部延伸到庭院内部,通过竹子形成的建筑立面,限定了公共景观与客房之间的场所关系。


新与旧:内向的现代性

整个石头古村落都是沿着蒙山的河道线状分布,在这条风貌带上,我们希望能保持村落原始的建筑姿态。沿路临河一侧的建筑立面就地取材,保持着过去的石头形态,结合简洁的立面开窗。

内向的居住空间则采用了白色的几何现代形式,利用自然元素竹和传统坡屋顶形式形成了一个纯白的现代水院空间。

沿河区域的客房尺度保留了传统的开间尺寸,构成了单层居住空间形式。内侧的居住空间则利用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的不同开间尺度,形成了公区结合多个二层套间的现代居住模式。


公共性:多层次的开放空间

从坡道进入居住区之后,设计打造了一系列的开放空间。从进入后的水院空间,水院尽端的休憩空间,后部的泳池到沿河建筑顶部的观景平台空间,一直到尽端的多功能区,形成了不同尺度的、不同高度层次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通过位置的移动不断地渗入到沿河区域,在沿河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开口,与自然景观空间进行互动。

整个项目在保护沿河景观带的古村落建筑风貌的同时,产生了一个对于场地文化来说相对新的居住空间体验。这也是在探讨传统村落保护的议题过程中的一种尝试,打造内与外、新与旧的建筑空间形态。

项目名称:沂蒙·水舍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景观

项目地点:山东省临沂市蒙山

设计单位:灰空间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苏鹏、刘漠烟

设计团队:琚安琪、应世蛟、武星、张凯

业主:山东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 2017年8月-2017年11月

建设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5月

占地面积:2911㎡

建筑面积:826㎡

结构顾问:余皝

施工:山东朴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青石板、竹子、木饰面、木格栅、艺术涂料

摄影:朱恩龙